GB/T 8489-2006 精细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标准编号:GB/T 8489-2006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标准JISR1608-2003(高性能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本标准是对GB/T8489-1987《工程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JISR1608-2003的主要差异如下:-修改高性能陶瓷为精细陶瓷;增加适用范围功能陶瓷(见1)0-删除名词术语中的加压板(见3)0-增加试样断裂时试验机载荷范围规定(见4.1)0-增加上下压头尺寸、粗糙度、硬度、平行度的规定(见4.2),-增加有关接触块尺寸、粗糙度、硬度、平行度以及使用规定(见4.3)0-增加有关垫片厚度、材质的规定(见4.4)0-增加量具精度规定(见4.5),--增加取样规定,修改每组试样个数为10个(见5.1).-增加压电陶瓷试样制作说明(见5.2),-增加方棱柱形试样的示意图(见图1)o--增加圆弧形下压头的示意图(见图2)0-横梁位移速率改为0.2mm/min(见6.3),-增加压电陶瓷试验方法,删除加压板的再使用(见6.4)0-增加平均值计算公式(见7.2)-删除原有试验报告内容,重新编写(见8)0-删除原附录,增加异常数据取舍(见附录A).本标准代替GB/T8489-1987,与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题工程陶瓷修改为精细陶瓷。-删除SG187聚四氟乙烯薄膜,更新GB1031为GB/T103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87版的2,本版的2)0-修改方法提要为术语和定义,修改压缩强度定义,增加压缩破坏定义(1987版的3,本版的3)0-对试样加工参数作出新的规定和说明以方便试验,并增加了样品和加载方式示意图(1987版的5,本版的5)e-参照日本国家标准JISR1608-2003以及我国陶瓷压缩试验的实际情况,对试样尺寸作出新的规定使用比原标准更小的样品,便于在普通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试验(1987版的5.2,本版的5.2)。-试验步骤改为试验方法(1987版的6,本版的6),增加了两条说明(本版的6.5,6.6),-增加了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本版7.2)-修改了计算标准差的公式(1987版的7.3,本版的7.3)0-增加了统计数据分析的样品数量基本要求(见7.4)-在试验报告小节中增加了关于试样形状,材质,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条件(1987版的8,本版的8),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8489-2006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包亦望、曹增辰、马眷荣、仇沱、雷庆安、周丽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构成本部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使用本部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几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O468:198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精细陶瓷压缩强度试验的设备、试样、测试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陶瓷室温下的压缩强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功能陶瓷室温下压缩强度的测定。


  •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ine ceramics(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替代情况:替代GB/T 8489-1987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 发布日期:2006-02-22
  • 实施日期:2006-09-01
  •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 起草人:包亦望、曹增辰、马眷荣、仇沱、雷庆安、周丽玮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9-01
  • 页数:16开, 页数:8, 字数:12千字
  • 首发日期:1987-12-25

返回主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