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440-2015 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编号:DB33/T 440-2015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440-2003(2013),与DB33/T440-2003(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1,2003版的1.0.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增加了基本规定(见4),增加了车辆折算系数((见4.4.2)和抗震设计(见4.6),修改了设计速度(见4.3,2003版的2.0.2)和建筑限界(见4.5,2003版的2.0.3);──修改了路线(见5,2003版的3),修改了圆曲线半径(见5.3.1,2003版的3.0.6)、圆曲线加宽(见5.3.3,2003版的3.0.8)、合成坡度(见5.4.5,2003版的3.0.14)和竖曲线(见5.4.6,2003版的3.0.15),增加了线性设计(见5.5);──修改了路基路面(见6,2003版的4、5),增加了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见6.1.7)和常用典型路面结构(见6.4.6);修改了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见6.2.4,2003版的4.0.5、4.0.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见6.4.1,2003版的5.0.2)、路面面层和结构层类型(见6.4.4、6.4.5,2003版的5.0.4);──修改了桥涵(见7,2003版的6),增加了桥涵设计使用年限(见7.1.5)和改建项目旧桥的处理原则(7.1.7),修改了汽车荷载等级(见7.2.1,2003版的6.0.6)和人群荷载(见7.2.2,2003版的6.0.7);──修改了隧道(见8,2003版的7),修改了隧道净空(见8.1.5,2003版的7.0.2),增加了隧道设计使用年限(见8.1.6)、隧道路面(见8.1.8)、隧道洞门(见8.2)和衬砌结构(见8.3);──修改了路线交叉(见9,2003版的8);删除了与一般公路立体交叉(2003版的8.0.3)、与铁路平面交叉(2003版的8.0.4)和与铁路立体交叉(2003版的8.0.5);──修改了交通安全设施(见10,2003版的9),增加了护拦(见10.2)和蓄能自发光交通标识(见10.3.7),删除了避险车道设置要求(2003版的9.0.2);──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B(2003版的附录A和附录B)。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科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寿华、陈建荣、卢晓慧、张荣福、陈跃军、万毅宏、严志强、吴明、陆水军、姚康、董熙强、徐健、方勇刚、杨国新、徐音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440-2003(2013)。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7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车道准四级公路的基本规定、路线、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交安设施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通量较小和受地形条件限制的村道公路的新建和改建。


  •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发布日期:2015-06-12
  • 实施日期:2015-07-12
  • 提出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 归口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 主管部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 起草单位: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浙江省科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起草人:寿华、陈建荣、卢晓慧、张荣福、陈跃军、万毅宏、严志强、吴明、陆水军、姚康、董熙强、徐健、方勇刚、杨国新、徐音昂

返回主页

分享到 :